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病因 >
发布日期:25-10-11 阅读量170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与治疗,有可能逐步进展至肝硬化阶段。这一过程不仅意味着肝脏功能的持续恶化,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为大家详细讲解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硬化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状及其应对措施。
当肝脏因长期受损而失去正常功能时,血液中的蛋白质会渗入腹腔内积聚成液体,这就是所谓的“腹水”。患者常表现为腹部膨胀、体重迅速增加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高子敏医生指出:“轻度腹水可通过限盐饮食和利尿剂进行管理;但对于大量顽固性腹水,则需要通过穿刺抽液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此外,补充白蛋白也能帮助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水分外渗。
由于门静脉高压的存在,食道下段及胃底部的小静脉会发生扩张扭曲,形成曲张静脉团块。这些脆弱的血管壁极易破裂导致大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处理,否则可能因失血过多造成休克乃至死亡。预防方面主要是避免粗糙食物刺激,定期做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这是由体内毒素积累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异常、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其根本原因在于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肠道产生的氨等有毒物质。治疗上除了使用降氨药物外,还需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必要时给予乳果糖口服以促进排便排毒。
随着病情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现象,即所谓的“肝肾综合征”。此时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功能性衰竭。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水肿加剧等症状。处理原则包括扩容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状态等。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于所有确诊为肝硬化的病人来说,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影像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现可疑结节,应及时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考虑手术切除或其他局部治疗方法。
免疫力低下使得肝硬化患者更容易遭受各种细菌、病毒的侵袭,常见的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炎等。这类感染往往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需尽早识别并积极抗感染治疗。
总之,慢性乙肝向肝硬化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会出现多种并发症。高子敏医生强调:“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延缓疾病进程的关键。”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