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脂肪肝 > 脂肪肝治疗 >
发布日期:25-08-28 阅读量139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体检报告上“脂肪肝”三个字常被人忽视,很多人觉得不过是吃太好了而已。但著名肝病专家常怀利医生郑重提醒:“这种看法大错特错!脂肪肝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它就像沉默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一系列健康危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专业解读。
常医生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健康的肝脏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零件,而堆满脂肪的肝脏就像生锈卡顿的齿轮组。”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就会形成临床意义上的脂肪肝。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可达25%-50%,严重影响器官正常功能。
首当其冲的是代谢综合征的连锁反应。常医生指出,脂肪肝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使他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3倍。血脂异常也如影随形,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埋下隐患。数据显示,脂肪肝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1.5倍,脑卒中风险更是增加近一倍。这些并发症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更令人警惕的是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演变路径。常医生展示过一组触目惊心的对比图像:正常肝脏呈现鲜红色质地均匀的状态,而硬化后的肝脏则布满结节,表面凹凸不平如同核桃壳。他解释,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会激活星状细胞,产生大量胶原蛋白沉积,逐渐取代正常的肝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约15%-25%的脂肪肝患者在10-20年间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其中少数病例还会恶变为肝细胞癌。
消化系统的连带损伤同样不容忽视。肿大的脂肪肝会压迫胃肠道,导致餐后饱胀感、恶心嗳气等症状。胆汁分泌异常还会影响脂肪消化吸收,造成脂肪泻等表现。常医生曾接诊过一位肥胖患者,因严重脂肪肝引发反复腹痛,最终确诊合并胆结石和胆囊炎。
对全身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内分泌紊乱表现为女性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则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免疫系统受损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疲劳。更隐蔽的是认知功能障碍,近年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常人高出46%。
面对这些潜在威胁,常医生给出科学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严格戒酒并控制体重增速。他强调:“减重不必追求快速见效,每月减轻1-2公斤才是安全有效的节奏。”对于已经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
常怀利医生特别澄清了一个常见误区:“并非只有肥胖者才会得脂肪肝。瘦人也可能因遗传易感性或快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脂肪肝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提示整体代谢状态失衡。”常医生总结道,“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完全有可能逆转病情,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毕竟,保护肝脏就是守护生命的根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