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治疗 >
发布日期:25-08-28 阅读量69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体检报告中出现“肝纤维化”字样时,不少患者瞬间脸色发白,担心自己即将步入肝硬化的深渊。对此,著名肝病专家常怀利医生明确表示:“这种担忧虽情有可原,但存在认知误区。并非所有肝纤维化都会发展成肝硬化,关键在于及时干预和科学管理。”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揭开肝病进展的真实面貌。
常医生将肝纤维化比作皮肤受伤后的疤痕形成过程:“当肝脏反复受到损伤(如病毒、酒精或脂肪堆积),就像皮肤切口愈合时会产生瘢痕组织一样,肝内也会逐渐沉积胶原纤维。这些纤维束最初如同细密的蛛网,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交织成致密的网络。”根据病理分级,肝纤维化分为S1至S4四个阶段,其中S4才标志着早期肝硬化的到来。
影响疾病走向的核心因素在于病因控制是否到位。以病毒性肝炎为例,若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实现持续病毒抑制,约70%的人能阻止纤维化进程恶化。常医生分享过一个典型案例: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坚持服用恩替卡韦三年后,肝弹性检测值从18kPa降至9kPa,成功逆转了中度纤维化。这充分证明,去除致病源头就像掐断燃烧的导火索,能有效遏制病情蔓延。
代谢综合征的管理同样至关重要。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纤维化,改善生活方式的效果尤为显著。常医生建议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饮食上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运动方面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训练;配合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辅助治疗。临床数据显示,体重减轻5%-10%可使肝酶水平下降40%,纤维化程度改善率超过60%。
定期监测是预防癌变的防火墙。常医生强调,即使处于稳定期的纤维化患者也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和无创肝硬度检测。特别是对于合并糖尿病或家族史的人群,更要警惕隐匿进展的风险。他形象地比喻:“就像观察天气预报预测台风路径,早期预警系统能帮助我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破除两个常见误区尤为必要。首先是“谈纤色变”的心理恐慌。实际上,轻度纤维化(S1-S2)在去除诱因后完全可能消退,就像纸张上的皱褶可以被熨平。其次是盲目依赖保肝药物,某些成分不明的中药反而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常医生曾接诊过因滥用偏方导致急性肝衰竭的案例,警示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面对焦虑的患者,常医生总是耐心安抚:“现代医学已有多种武器对抗纤维化。从干扰素到靶向药物,从射频消融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他特别提到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的良好前景,为晚期患者带来新希望。
“肝纤维化不是判决书,而是身体发出的整改通知书。”常怀利医生总结道,“只要抓住逆转窗口期,积极治疗原发病,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避免走到肝硬化那一步。”这个观点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众多肝病患者指明了方向——与其被动等待命运审判,不如主动把握健康主动权。毕竟,肝脏强大的再生能力,永远给生命留着翻盘的机会。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