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肝脏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全身机能。当感觉肝不好时,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检查至关重要。以下是肝病医生高子敏对肝不好时需检查项目的详细解读。
一、血液检查
- 肝功能检查:这是基础且关键的检查。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能反映肝细胞是否受损。例如,若 ALT 和 AST 显著升高,往往提示肝细胞存在炎症或坏死。胆红素的代谢情况也能通过血液检查知晓,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水平有助于判断肝脏的摄取、结合与排泄功能。白蛋白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肝脏功能下降时,白蛋白水平可能降低,导致白球比失衡。
-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可明确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状态,如表面抗原阳性表示感染,表面抗体阳性则可能是有保护性抗体。丙肝抗体检测用于排查丙肝感染,若抗体阳性,还需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 RNA 以确定病毒是否复制。对于有肝炎接触史或高危行为的人群,甲肝、戊肝抗体检测也不容忽视。
二、影像学检查
- 肝脏超声:这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能够发现肝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如囊肿、血管瘤、肝癌等。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还能观察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如有无肝包膜增厚、肝实质回声增粗等表现,同时可检测是否有腹水,为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CT 或 MRI:当超声发现异常或需要更详细了解肝脏情况时,可能会进一步做 CT 或 MRI 检查。CT 对肝脏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I 在软组织分辨率上更高,对于一些微小病变或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更具优势,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三、肝纤维化指标检查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了解肝纤维化程度尤为重要。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等指标,这些物质在肝纤维化时会升高,间接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参考。
四、其他检查
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查,尤其是对于长期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因为 AFP 是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虽然一些良性肝病也可能导致其轻度升高,但结合其他检查可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另外,凝血功能检查也有一定意义,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肝功能受损时,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可能延长。
肝病医生高子敏强调,肝不好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定期体检和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对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