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肝脏疾病,很多人都关心乙肝是否具有传染性以及它的传播方式。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郑州专业肝病医院的解读。
一、乙肝的传染性
乙肝是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HBV)侵入人体后,会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不过,乙肝病毒感染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传染性强度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中,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相对较强;而乙肝小三阳患者,病毒复制相对不活跃,传染性较低,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传染风险。
二、乙肝的传播方式
- 血液传播
-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这是比较传统的血液传播途径。如果输入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血制品,如全血、血浆、凝血因子等,就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不过,随着现代医学对血液制品筛查技术的严格化,这种传播方式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
- 破损皮肤和黏膜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行为也可能导致血液传播。比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因为这些物品可能会接触到微小的伤口,而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一旦通过这些伤口进入他人体内,就有可能造成感染。另外,在一些非正规的纹身、打耳洞、修脚等场所,如果使用的器械消毒不彻底,沾染了乙肝病毒,也会成为传播媒介。例如,在纹身过程中,针头刺破皮肤,若针头携带乙肝病毒,就会将病毒带入人体。
- 母婴传播
- 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在乙肝病毒载量较高的孕妇中可能发生。例如,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DNA含量高,病毒就可能透过胎盘的血液循环,感染胎儿。
- 分娩过程传播:这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能会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这些物质如果含有乙肝病毒,就会使胎儿感染。例如,当胎儿皮肤或黏膜有微小破损时,乙肝病毒就容易乘虚而入。
- 产后传播:主要是通过母乳喂养。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乳汁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不过,对于乙肝大三阳的产妇,一般不建议母乳喂养;而乙肝小三阳的产妇,在医生评估后,有些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
- 性接触传播
- 乙肝病毒可以存在于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在无保护的性行为中,如果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性交过程中,生殖器官的摩擦可能会导致微小的皮肤或黏膜破损,乙肝病毒就会通过这些破损处进入对方体内。多个性伴侣或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性关系时不采取安全措施,都会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了解乙肝的传染性和传播方式对于我们预防乙肝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不共用可能引起血液接触的物品,同时,对于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家庭成员,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