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治疗 >
发布日期:25-09-04 阅读量171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进展至肝硬化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及其背后的机制,我们特邀知名肝病专家程进明医生为我们做详细讲解。
一、从急性到慢性的转变
当人体首次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人会经历一段短暂的急性期,在此期间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然而,约有5%-10%的人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病毒,转而进入慢性携带状态。这意味着他们的血液中将持续存在高水平的HBV颗粒,这些活跃复制中的病毒不断攻击肝细胞,引发持续性的炎症反应。正是这种长期的低度炎症成为了推动疾病向更严重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反复损伤与修复导致的纤维化积累
在慢性乙肝的情况下,肝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微小但持续的伤害——每一次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试图消灭入侵者所造成的附带损害。每次受损之后,身体都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胶原蛋白和其他结缔组织成分以填补伤口。正常情况下,新旧交替能够维持平衡;但在慢性病变环境下,新生的组织往往超过所需量,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瘢痕”。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此类瘢痕出现在整个器官内部,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肝纤维化现象。
三、门脉高压的形成及后果
随着纤维化的加剧,原本柔软富有弹性的肝脏变得越来越硬邦邦,血流通道也因此受到阻碍。特别是门静脉系统内的血液回流受阻最为明显,导致其压力升高,即所谓的“门脉高压症”。这不仅会影响消化道的功能,还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问题,增加出血风险。同时,过高的压力还会促使液体渗出到腹腔内形成腹水,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四、代偿机能丧失标志着进入失代偿期
起初,即便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和功能性改变,肝脏仍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需求,这个阶段被称为代偿期。但随着病情恶化,最终将达到一个临界点,此时即使轻微的额外负担也可能打破脆弱的平衡,使患者步入失代偿期。表现为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严重症状,预示着生命受到威胁。
五、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程进明医生强调,虽然目前尚无根治乙肝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延缓甚至阻止其向肝硬化演变的步伐:一是积极接受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三是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病情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了解乙肝如何逐步演化成肝硬化的过程对于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显著改善预后质量,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如程进明医生所言:“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