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治疗 >
发布日期:25-11-12 阅读量150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的肝细胞会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高子敏指出:“当慢性乙肝进入终末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患者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外在信号’,这些症状不仅是疾病的警示灯,更是及时干预的关键窗口。”以下是其专业解读:
黄疸加深
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加剧。高子敏医生强调:“若原本轻度黄疸的患者突然眼白发黄范围扩大至整个眼球,或尿液呈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提示胆汁排泄受阻,需警惕急性肝衰竭或胆道梗阻。”
蜘蛛痣与肝掌
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特征性皮损——蜘蛛痣(多见于面部、颈部及上胸部)。而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的现象称为“肝掌”。数据显示,约7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此类体征。
顽固性瘙痒
胆汁淤积刺激神经末梢可引发全身剧烈瘙痒,夜间尤甚。这种不适感往往伴随皮肤抓痕且常规抗组胺药物难以缓解。
食欲锐减伴腹胀
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充血水肿,加上消化酶分泌减少,患者常表现为厌油腻食物、进食少量即感饱胀。此时若强行进食高蛋白饮食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异常出血倾向
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会造成鼻衄、牙龈渗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显著增多;更危险的是消化道大出血前兆——呕血或黑便,这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典型表现。
腹壁静脉曲张显露
随着门脉压力升高,脐周静脉网代偿性扩张形似海蛇头状突起,听诊可闻及连续性嗡鸣音。此征象表明已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
进行性腹水积聚
起初仅感觉裤腰变紧,随后腹部膨隆如蛙腹,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大量腹水压迫膈肌会引起呼吸困难,平卧位时尤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内快速出现的腹水多提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危急情况。
下肢凹陷性水肿
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按压留坑的浮肿。若合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还可能出现双侧对称性的踝部水肿并向大腿蔓延。
性格行为改变
早期表现为昼夜颠倒嗜睡乏力,继而出现计算力下降(如简单算术错误)、定向障碍(找不到回家的路)。家属应注意观察是否突然忘记熟人姓名或重复询问同一问题。
扑翼样震颤发作
双手平举时可见手腕不受控地抖动如同小鸟拍翅,这是氨中毒影响基底节区的典型体征。一旦进展至昏迷前期则预后较差。
肌肉消耗加速
尽管摄入足够热量仍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5%,四肢肌肉萎缩导致握力减弱、爬楼梯困难,这与蛋白质合成障碍及能量代谢异常有关。
免疫力崩溃征兆
反复发热超过38℃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是皮肤疖肿频发迁延不愈,均反映机体防御体系瓦解。特别要警惕肺部真菌感染引发的咳嗽胸痛等症状。
高子敏医生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上述症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疾病链条。例如黄疸合并腹水往往预示肝功能储备极差;又如轻微磕碰就大片瘀斑说明凝血机制濒临崩溃。”她建议每季度至少做一次全面评估(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甲胎蛋白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同时严格戒酒并避免滥用保肝药。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结合对症支持疗法,多数患者仍能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记住:早识别、早就医、早干预永远是对抗乙肝恶化的核心原则!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