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发布日期:25-09-10 阅读量85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医生,我的乙肝什么时候会变成肝硬化?”这是许多慢性乙肝患者最担心的问题。肝病专家庄淑英主任指出,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以下是她基于临床经验总结的实用指南。
庄主任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肝功能全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弹性成像和甲胎蛋白检测。其中,肝脏硬度值(LSM)超过9kPa提示存在显著纤维化,需要立即启动强化治疗。她曾遇到一位忽视复查的患者,因出现腹水才就医,此时已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核苷类似物(NAs)是抑制病毒复制的基石药物。庄主任解释:“持续抑制HBV DNA至检测下限以下,能减少90%以上的炎症活动。”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优先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等一线药物。她分享案例:一位35岁男性坚持用药五年后,肝脏病理显示纤维间隔明显变窄,证明抗病毒治疗确实能逆转早期纤维化。但需注意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和病情急剧恶化。
饮食调理
采用“三低一高”原则:低脂(每日烹调油<25g)、低糖(添加糖<50g)、低盐(钠摄入<6g),高蛋白优质来源如鱼虾、豆制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内毒素吸收。庄主任特别提醒要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因为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
运动处方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每周两次抗阻训练。研究证实,规律运动可使肝脂肪含量下降30%,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疲劳,反而加重肝脏负担。
代谢综合征会加速肝病进展。庄主任建议:超重者减重目标设定为每月1kg,直至BMI进入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严格控盐并监测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在7%以下。她曾成功帮助一位同时患有糖尿病的乙肝患者,通过多学科协作使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肝脏硬度值从18kPa降至12kPa。
绝对禁酒是铁律——酒精与乙肝具有协同致纤维化作用。谨慎使用中药偏方和保健品,某些成分可能含有肝毒性物质。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夜间深度休息时肝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修复再生。
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免疫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庄主任推荐正念减压疗法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她所在的科室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通过同伴教育增强治疗信心。
庄淑英主任最后强调:“慢性乙肝到肝硬化不是必然之路,关键在于全程规范化管理。”她呼吁患者树立“与病共存”的健康理念,将日常保健融入生活细节。记住,每一次按时服药、每一次合理膳食的选择、每一次规律的运动,都是在为肝脏健康投资。只要坚持科学防治,多数患者完全可以避免走到肝硬化那一步。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