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 肝硬化 | 酒精肝 | 肝纤维化

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具体影响——肝病医生庄淑英深度解读

发布日期:25-10-09 阅读量184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在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但许多人并未意识到长期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为大家详细讲解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命工厂”。

庄淑英医生指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当少量饮酒时,肝脏尚能正常处理;然而一旦超过其代谢能力上限,就会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首当其冲的是脂肪肝的形成。这是因为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脂肪酸,这些物质会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脂滴,使肝脏呈现黄色油腻外观。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干预,病情将继续恶化。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的肝脏会出现炎症反应,即所谓的酒精性肝炎。这时除了原有的脂肪变性外,还伴有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肝功能检查也会显示转氨酶升高。若仍不戒酒,炎症反复发作将导致肝组织持续受损,逐渐向纤维化方向发展。

肝纤维化是机体试图修复损伤的一种方式,表现为胶原蛋白等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正常情况下这种修复是有限度的,但在长期酗酒的情况下,纤维化进程会失控,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此时肝脏结构被彻底破坏,形成假小叶和再生结节,肝功能严重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更为可怕的是,长期饮酒还会显著增加患肝癌的风险。研究表明,酒精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乙醛都具有致癌作用,它们可以直接损伤DNA,诱发基因突变。同时,肝硬化背景下的慢性炎症也为肿瘤生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因此,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来说,定期筛查肝癌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直接危害外,长期饮酒还会干扰营养物质吸收利用,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出血倾向;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这些问题进一步加重了身体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庄淑英医生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她建议公众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严格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标准杯,女性减半;二是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吃点东西垫底;三是不要混饮不同种类的酒;四是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肝病患者应完全禁酒。对于已经出现肝脏损害迹象的人,必须立即停止饮酒并接受专业治疗。

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危害不容小觑。从脂肪肝到肝炎、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每一步都可能是致命的跳跃。只有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肝脏健康。让我们听从庄淑英医生的建议,珍爱生命,远离酒精伤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在线医生,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在线医生将全天候竭诚为您服务!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 咨询热线:
    0371-55365124

  • 门诊时间:
    8:00-18:00

  • 医院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6号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

医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