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治疗 >
发布日期:25-11-26 阅读量144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在肝病门诊中,患者最常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肝纤维化是不是迟早会变成肝硬化?”这个问题背后,是无数人对肝脏健康的担忧。今天,我们邀请到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揭开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真相”。
要理解肝纤维化是否会发展为肝硬化,首先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肝纤维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一种自我修复反应。当病毒(如乙肝、丙肝)、酒精、药物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反复刺激肝细胞时,肝脏会启动“修补机制”,产生大量胶原蛋白等物质形成“疤痕组织”。这些疤痕组织原本是为了填补损伤,但若持续存在,就会像皮肤上的旧伤疤一样逐渐硬化。
而肝硬化则是肝纤维化的晚期阶段,此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彻底破坏,肝脏变得坚硬如石,功能严重衰竭。
高子敏医生指出:“肝纤维化并不等于肝硬化,但它是肝硬化发生的必经之路。”关键在于,并非所有肝纤维化都会进展为肝硬化。
举个例子: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定期监测发现轻度纤维化,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80%以上的患者病情可以稳定;而长期酗酒者若继续饮酒,5年内发展为肝硬化的风险高达30%-50%。
高子敏医生强调,以下行为是“推手”:
高子敏医生给出三大核心策略:
张先生,45岁,乙肝病史10年,因乏力就诊时发现肝纤维化(F2期)。在高子敏医生指导下,他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严格戒酒,并通过减重手术将BMI从28降至24。两年后复查,肝脏弹性值从12kPa降至7kPa,纤维化明显改善。
“这个案例说明,肝纤维化就像‘可逆的悬崖’,只要及时拉住缰绳,就能避免坠落。”高医生总结道。
肝纤维化并非肝硬化的“必然结局”,它更像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将肝病扼杀在萌芽阶段。记住:你的每一个健康选择,都在为肝脏争取“重生”的机会。
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困扰,建议尽快咨询肝病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毕竟,对肝脏最好的保护,永远是“防患于未然”。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