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治疗 >
发布日期:25-11-26 阅读量67次 来源: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而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持续损伤的修复反应,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肝硬化或肝癌。那么,乙肝患者一旦进展到肝纤维化阶段,应该如何应对?本文特邀肝病专家程进明医生进行详细解读。
肝纤维化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一种病理状态。当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时,会引发免疫细胞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在反复修复过程中,肝脏内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形成瘢痕组织,即肝纤维化。这一过程类似于皮肤受伤后留下的疤痕,但肝脏的“疤痕”会破坏正常结构,影响肝功能。
程进明医生指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早期病变,但如果放任不管,5-10年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乙肝患者必须重视定期检查,尤其是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的人群。”
早期肝纤维化症状隐匿,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非特异性表现。因此,定期监测是关键。程医生推荐以下检查手段:
“建议乙肝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病毒DNA定量和甲胎蛋白检测,每年至少做一次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程医生强调。
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是肝纤维化的“导火索”,因此抑制病毒复制是首要任务。程医生介绍:“目前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TDF)和丙酚替诺福韦(TAF),它们能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减少肝细胞损伤。”
用药原则:
除抗病毒外,针对纤维化本身的治疗同样重要。程医生提到:“临床常用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等中成药,可通过抑制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胶原降解来改善纤维化。”此外,西药如奥贝胆酸(OCA)也在研究中显示出潜力。
程医生提醒:“即使纤维化逆转,乙肝患者仍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超声,高危人群需增加肝癌筛查(如甲胎蛋白+腹部MRI)。”
结语
肝纤维化并非“绝症”,而是乙肝病程中的一个警示信号。通过科学抗病毒、规范抗纤维化及健康生活方式,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情稳定甚至逆转。程进明医生呼吁:“乙肝患者应树立‘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与医生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共同守护肝脏健康。”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